欢迎访问环球CEO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2025 CHITEC|墙辉演讲实录-技术助力业务变革

发布时间:2025-08-11 18:34分类: 综合 浏览:6评论:0


导读:导语墙辉认为,数据中台的设计应该独立于电子病历等特定系统之外,通过实现医院运营过程中的数字孪生来帮助识别问题并进行改进。墙辉预测,未来超过50%的业务系统需求可能源于业务数据和治理...




导语

墙辉认为,数据中台的设计应该独立于电子病历等特定系统之外,通过实现医院运营过程中的数字孪生来帮助识别问题并进行改进。墙辉预测,未来超过50%的业务系统需求可能源于业务数据和治理系统的结合。AI技术应当被广泛应用于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而通过三个中台之间的联动(即业务中台、数据中台和AI中台),可以推动整个业务系统从基于流程和规则向更加侧重数据驱动的方向转变。


2025年7月18-20日,第十九届中国卫生信息技术/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交流大会暨软硬件与健康医疗产品展览会(2025 CHITEC)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成功召开。7月19日下午,熙牛医疗CEO墙辉(花名:玄难)出席“数智化赋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分论坛,发表了题为《技术助力业务变革:构建可持续演进的医卫数字新基建》的主题演讲。



以下内容根据墙辉在大会上的发言整理。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下午好!非常有幸今天来跟大家分享,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如何利用技术来支撑业务的变革。

熙牛医疗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于提供医疗与卫生行业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的核心团队主要来自于阿里巴巴,在大型复杂业务系统的架构设计、系统开发和工程实施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行业环境变化加剧:

经营闭环快速进化适应环境变化

当前,行业环境的变化不断加剧,这是所有卫健部门和医院面临的最大问题。

患者需求的多样性持续提升,对医院和卫健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技术层面看,AI 带来了诸多机遇与挑战,许多院长、书记都在要求信息科和临床部门运用 AI 解决问题。政策层面,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指引下,评级标准、绩效考核及医保政策的变化,都对医院的运营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电子病历评级标准已升级成智慧医疗评级标准,今天主论坛上赵韡主任也提到,互联互通评级标准也要升级。此外,医院之间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以上这些行业环境的快速变化,给医院的整体运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医疗卫生行业是典型的人员密集、数据密集且知识密集的行业,这就为 AI 赋能业务提供了巨大的潜力。而且当前 AI 领域的共识是:医疗行业将会是 AI 最有应用价值的行业之一。因此,我们正在积极思考如何在医疗场景下利用 AI 来解决实际问题。


医院是一个整体,而以往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往往割裂了医院的整体经营。例如,做 HIS、EMR、HRP、院长驾驶舱或科研系统时,多是面向部门或职能的系统,这对医院的闭环管理和持续迭代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在我们看来,只有构建从经营决策到业务设计、从业务构建再到业务运行的经营闭环,才能帮助医院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


中台方法论:

可持续演进的医卫数字新基建

从应对市场变化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做信息化、数字化还是 AI,其核心都是为了应对变化。医疗机构和卫健部门如同生命体,需要不断演进,而数字化升级的目的就是加快这一进化速度,使其能快速适应环境变化,从而具有持续的竞争力。

医疗信息化的目的是支撑业务快速变化,这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对该领域有相对稳定的认知;二是分层开放的技术架构能支撑业务快速演进;三是建立快速响应变化的协同机制,毕竟医院和卫健部门作为庞大的服务体系,需要通过有效机制实现协同。


熙牛医疗把业务系统分成了三层:首先是技术容器,这是一套跨行业的通用技术平台,不仅适用于医疗领域,也能够服务于其他行业。其次是行业知识,结合了医疗行业的标准、管控和治理要求,形成了专门针对医疗领域的解决方案。最后是机构特征,考虑到每家医疗机构在定位及管理思路上存在差异,这一层会根据各医疗机构的具体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


这三层的有机组合共同构成业务系统。当智慧医院或互联互通等行业评级评价标准发生变化时,就应该在行业知识这一层进行统一调整,各个医疗机构都可以直接受益;而各医疗机构如果有很多个性化的业务需求,只需要在机构特征这一层调整就可以了。这种架构和机制设计,保证系统在行业级平台统一的前提下,既能快速响应业务变化、又能满足个性化需求。


最后,业务系统的智能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医疗健康领域,由于数据多局限在体系内,因此仅依靠公共数据训练的通用大模型明显不足,还需要行业垂直大模型乃至机构专用大模型,来支撑各场景的智能化应用。


熙牛医疗正是从这几个方面出发,不断优化和完善自身的业务系统,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用户。


评价医院的数字新基建和核心业务系统是否面向未来,有五个关键指标:一是全面信创,这是当前形势下的重要要求。近年来,国际与国内环境的变化对自主可控提出了更高标准;二是可演进,系统上线后需保持持续发展和适应变化的能力;三是高效协同,实现医疗机构、卫健部门及多院区之间的协同联动;四是稳定性,稳定至关重要,大型系统保持长期稳定运行尤为关键;五是开放性,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或软件公司能独自为医院提供全部解决方案。因此,核心的HIS及电子病历等基础系统必须具备高度开放性,便于其他垂直领域的业务系统顺利接入,共同构建健康发展的生态系统。


我们之前讨论的所有内容,核心目的都是应对变化。因此,熙牛医疗的业务中台在设计时,被构建成一个分层开放的自描述系统。因为越是复杂的体系,越难以通过规划实现,这些系统需要在不断演进中自我适应与调整。就像构建复杂网络,并非依靠全面细致的事先规划,而是根据实际需求逐步添加设备,并确保新增部分能融入现有架构。


这种机制对未来医疗这类高度复杂的领域尤为重要。我们无法提前设计出一套完美且一成不变的信息流处理方案。相反,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能持续进化、灵活响应外部环境及内部需求变动的动态系统。这样的系统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当前需求,也为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做好了准备。


当前,大家都在谈论数据的重要性。许多数据中台强调数据采集、清洗、生成报告及向第三方开放的过程,这是远远不够的。数据中台的设计应独立于HIS、EMR等系统,其设计目的是建立医院经营过程的数字影像,进而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医疗机构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根本原因并加以改进。过去,HIS和EMR的需求主要来自一线临床的IT使用。但未来,预计超过50%的需求将来自数据系统和业务治理系统。这表明,在未来的医疗信息化建设中,数据管理和业务治理将成为关键环节。


最后,AI不应仅作为辅助工具局限于电子病历编写,而应融入医院经营管理和一线医护工作的全过程。实际上,在医院整体管理运营及一线医护工作流程中,AI都应无处不在。因此,如何将AI全面融入现有医院信息系统至关重要。目前多数AI应用以附加组件形式存在,比如辅助撰写电子病历的助手等,但医院的工作流程复杂,需要在每个环节都嵌入AI技术。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三中台联动:业务中台响应实际操作需求,产生的数据进入数据中台处理,用于AI模型的再训练;训练后的AI模型作为决策支持工具,反向优化业务流程。在这种模式下,研发体系也将发生根本性变革。传统的HIS系统及其他业务系统,设计时主要考虑流程与规则;而未来的HIS系统及电子病历系统,应基于数据分析构建,而非单纯遵循固定流程或预设规则。这意味着对现有HIS系统和电子病历系统的要求将发生本质转变。


为实现这些目标,需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提炼医疗行业知识,将医院经营管理特征数字化。


二是软件数字化。在过去,技术厂商向医院交付的往往只是一套系统。然而,这套系统对于医院的信息部门来说,其运行机制并不透明。通过软件数字化,医院的信息技术部门能够清晰地了解整个医院业务运作的状态,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快速做出相应的调整。


三是开放业务能力市场,让数字化之后的新型业务能力能够在体系内高效流动。这样一来,我们才能真正达到开放与持续演进的目标。这种转变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也为未来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奠定了基础。通过提高系统的透明度和灵活性,医疗机构可以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技术进步,从而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在数字化转型中,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是系统架构能力的重要体现。传统软件开发模式很难满足这种速度要求,虽不必做到当天提出需求当天上线,但至少应争取在次日或一周内实现。这既考验技术实力,也反映系统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


当前,熙牛医疗在推进企业数字化时,借助AI已能根据具体需求自动识别需修改的代码部分,并预测这些改动对现有系统功能的影响。这种方式能大幅提高处理客户需求的效率和准确性,让我们更迅速地定位问题、实施变更,同时确保变更不会对系统其他部分造成负面影响。如此一来,客户需求能得到更快更有效的响应,从而显著提升服务质量与竞争力。


AI对医疗行业还有一个关键影响,就是能通过技术将头部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下沉到基层,助力解决分级诊疗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问题。传统上,派遣专家虽能暂时缓解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不足的问题,但存在明显局限——人力资源毕竟有限。


相比之下,AI技术提供了更有效、更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它能将专业知识以产品形式固化并传播。过去,医学知识主要靠师徒传承,效率低且难以大规模推广。而借助AI技术,复杂的医学知识可实现产品化,传播速度和范围因此大幅提升。


熙牛医疗致力于构建开放体系。我们始终认为,医院真正需要的并非一款软件产品或系统本身,而是持续的服务。作为注重开放合作的企业,熙牛医疗愿与众多合作伙伴携手,为客户提供更及时、高效的本地化支持。这不仅能保障服务质量与效率,也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区医疗机构的具体需求。


熙牛实践:

助力医卫行业高质量数智化转型

熙牛医疗基于三个中台,打造了四大核心产品:HBOS——医疗业务操作平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一代HIS与 EMR;HCOS——区域智慧协同平台,致力于构建一个高效协同的网络,通过该平台可以将大型三甲医院与其下属或合作的医联体单位链接起来,支持远程会诊、转诊以及其他形式的资源共享和协作;HDOS——医疗数据智能平台,就是我们讲的智能的数据体系;HMOS——医疗智慧管理平台,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和成本控制机制,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及使用效率的提升。

四大核心产品结合生态伙伴的专科应用,组合成面向医院、卫健的三大数字化解决方案(智慧医院数字化解决方案、区域医卫健一体化解决方案、云上医共体数字化解决方案)


目前,我们在全国17个省市区拥有客户案例。其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是我们的重要客户之一。浙大一院的所有院区的HIS系统和电子病历均由我们提供,并实现了所有院区的信息整合。此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梅陇院区以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秦皇岛院区也采用了我们的整体智慧医院解决方案。这些都是我们为大型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案例。


除了服务于大型医疗机构外,我们还以区县市为单位,提供了全面的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例如,在天台县云上医共体项目中,我们从农村、乡镇到人民医院,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医疗信息系统,实现了业务系统统一构建、医卫资源统一调度、医卫业务统一监管。


在临海市,我们基于三中台构建临海市医疗卫生数字化底座,链接起4家市级医院、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及30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临海市“健康大脑”+智慧医疗全感知、全联接、全融合、全智能高质量发展。


由于时间有限,关于项目实施的具体细节无法在此详述。欢迎大家与我们在会后深入交流,谢谢大家。

熙牛医疗闪耀2025 CHITEC,赋能数字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