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助力发布国内首部人文社科智能发展蓝皮书
发布时间:2025-04-11 20:02分类: 无 浏览:313评论:0
3月1日,在2025人文社会科学智能大会上,由复旦大学牵头编写、国内首部《未来已来——人文社会科学智能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人文社科智能发展蓝皮书》)正式发布。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人文社会科学在智能化发展方面迈入了新的阶段。德勤作为唯一一家参与蓝皮书编写的专业服务机构,从产业应用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AI技术如何推动产业变革与未来发展,并分享AI赋能企业在智能决策和效率提升方面的洞见和展望。

《人文社科智能发展蓝皮书》由复旦大学国家发展与智能治理综合实验室牵头,联合德勤中国和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共同编写,于2024年3月6日启动筹备工作,历时一年,集聚53位权威专家,达成了产学研三方十余家单位的深度合作,从不同学科视角对AI与人文社会科学深度融合的关键挑战、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前沿进行了全面梳理。
AI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多模态甲骨文考释

甲骨文作为中华文明最早的文字基因库,距今已传承三千余年。在现存约5000个甲骨文字符中,仍有三分之二尚未破译,传统考释受限于多义性解读和史料稀缺,高度依赖学者的专业能力与经验积累。
人工智能为古文字研究开辟新的路径。通过构建甲骨文数字知识图谱,结合深度学习算法对字形演变、语义网络及音韵规律多维解析,构建多模态大模型,有效识别文字关联性,显著提升考释效率与准确性,让沉睡千年的文明密码焕发新生。
AI驱动的社会模拟

传统社会学研究通常依赖于问卷调查和心理实验等方式来收集数据,面临高成本、低扩展性和伦理争议的困境。基于大语言模型构建的智能体系统,通过模拟复杂人类行为模式,为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提供数字化研究工具。
例如,罗格斯大学与密歇根大学合作开发的多智能体系统,结合历史背景、国家政策和公众情绪等因素,模拟一战、二战战略决策过程,探索战争爆发的内在机制并反思历史事件的决策逻辑及影响。
德勤连续六年对全球企业的人工智能应用趋势进行跟踪调研,发现企业正在从生成式AI(GenAI)的实验和概念验证阶段,向多场景、大规模的实际部署转变。企业对GenAI采取更务实的态度,更注重如何从技术投资中获得切实的商业价值和实际成果。在本书中,德勤分享了企业围绕AI新技术的重点关注与应用演变历程,深入探讨了AI技术产业化落地所需的系统性的工程方法,保障AI真正成为推动企业业务变革和创新的实质生产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浏览《未来已来——人文社会科学智能发展蓝皮书》全部内容。
2024年11月11日,德勤中国与复旦大学、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旨在整合三方优势共建AI新生态,探索AI应用场景新突破,并引领AI产学研用发展新方向。2024年11月14日,德勤作为唯一受邀专业服务机构参与《人文社科智能发展蓝皮书》编撰启动会议;2024年12月27日,德勤参与二轮审稿会,探讨修改事项;直至蓝皮书正式面世,德勤始终作为智力引擎,为蓝皮书的编撰工作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支持。
作为《人文社科智能发展蓝皮书》的顾问之一,德勤中国数智研究院主管合伙人尤忠彬带领专家团队深度参与了蓝皮书的内容撰写与整合修订工作。凭借德勤在各行业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落地的丰富经验,尤忠彬及其团队总结并分享AI为各产业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为蓝皮书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专业的支持。
尤忠彬强调:“技术的价值在于实际应用,而应用的突破离不开坚实的学术研究支持。我们期待以《人文社科智能发展蓝皮书》为起点,搭建一座连接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的桥梁,让前沿研究成果能够有效转化为推动产业进步的生产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免责声明:
第三方机构如想转载德勤微信文章,请原文转载(不得修改)。如文章内容有改动,须在发布前获得德勤的审核批准。同时,请必须在文章内附以下信息及免责声明:
本通信中所含内容乃一般性信息,任何德勤有限公司、其成员所或它们的关联机构(统称为“德勤网络”)并不因此构成提供任何专业建议或服务。任何德勤网络内的机构均不对任何方因使用本通信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未来已来——人文社会科学智能发展蓝皮书》。
- 上一篇:数智标杆!万物云获“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
- 下一篇:宜生动态丨 春节放假通知
- 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