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能算出8+5=13,却不知道8和5谁大谁小?
发布时间:2025-04-26 22:01分类: 无
浏览:64评论:0
导读:最近有家长留言:“老师说孩子数感差。他明明每天用算数棒练习加减法,为什么算完 8+5 还是不知道总数是什么?甚至分不清 5 和 8 谁大?” 这位妈妈的困惑,正是无数一年级家长的缩...
最近有家长留言:“老师说孩子数感差。他明明每天用算数棒练习加减法,为什么算完 8+5 还是不知道总数是什么?甚至分不清 5 和 8 谁大?” 这位妈妈的困惑,正是无数一年级家长的缩影 —— 孩子机械地摆弄教具,却始终没有真正 地“理解” 数字背后的意义。送您一份适合6~10岁宝贝的【数理思维大礼包】,内含数学概念讲解,以及例题练习,帮助孩子理解数学概念,同时辅助练习,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即可免费领取哦!
孩子能数出 10 根算数棒,却不理解 “10” 代表 “数量总和”;能背熟加法口诀,却分不清 “5+3” 和 “3+5” 其实意义相同。这是因为他们尚未建立 “数字符号与实物数量” 的关联,数学对他们而言只是一堆毫无意义的符号。
超市购物时,家长习惯性地直接付款,错过了让孩子 “算一算商品价格总和” 的机会;分水果时,孩子拿到苹果就开吃,从未体验过 “按人数分配” 的数学逻辑。生活中的数学启蒙缺失,导致孩子无法将抽象概念与现实联系。
你可能曾指着数学题说:“记住,8+5 就是 13!” 却跳过了 “8 块糖加 5 块糖等于 13 块糖” 的实物操作。孩子被迫死记硬背数学公式,却从未真正理解 “加法是合并两个集合” 的本质,数感自然难以建立。分碗筷时问:“家里有 4 个人,需要拿几个碗?几双筷子?”爬楼梯时数台阶:“现在到第 3 层,再爬 5 层是第几层?”超市购物时让孩子计算:“面包 5 元,牛奶 8 元,一共要付多少钱?”用积木演示 “凑十法”:8 块积木加 5 块,先拿 2 块补满 10,剩下 3 块,总数就是 13。玩扑克牌游戏:任意抽两张牌,快速说出它们的和或差,输的人需要接收惩罚。画数轴图:用箭头表示数字的大小关系,直观展示 “5 在 8 的左边,所以 5 更小”。当孩子数手指时,不要催促:“数慢一点没关系,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这样算吗?”用 “成长型语言” 鼓励:“今天你用积木算出了答案,比昨天进步了!”每个孩子的数感发展节奏不同,与其羡慕别人家孩子 “100 以内加减脱口而出”,不如关注自家孩子是否真正理解 “数字背后的意义”。
“数感不是天生的能力,而是后天用生活经验、好奇心和耐心浇灌出的果实。当孩子能自信地说‘5 比 8 小,但 5 块巧克力比 8 块饼干重’时,他已经在数学的世界里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
